新浪网:从《京西大嘴》到《会飞的九爷》,陆涛小说研讨会在京举办

时间:2019-01-22 浏览量:4082

2019年1月16日,北京作家协会在北京市文联大厦举行了北京吉利学院华视传媒学院院长陆涛长篇小说《会飞的九爷》研讨会,会议由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及贺绍俊、解玺璋、王德领、刘大先、岳雯、丛治辰、李林荣、兴安、张颐雯、杨晶等十余位评论家出席,就北京作家协会理事、著名实力派小说家陆涛的长篇小说《会飞的九爷》进行了研讨。

李敬泽回顾了“陆涛小说”的创作历程,陆涛给他的感觉是“复杂”和“庞杂”的,经历丰富,是一个独特的小说家,他的语调,看待生活的方式,以及只属于他的那种讲述,在作品中展现出的这个时代的经验是“独特”的,陆涛是个没有“同类项”的作家。同时,作为一个作家,他的这种状态也是很特殊的,既是“社会人”又是“写作者”,一个特别耐心、特别认真、认真到都有点傻的写作者。总的来说陆涛特别不容易,也特别独特,特别值得探讨。北京作协时隔两年之后开《会飞的九爷》研讨会,过两年再开,可能看得更清楚。有时候写现实,写中国人在这个时代变革中的经验,有一个很大的苦恼是“现实”和“经验”是敞口的,它一直在变,很难给它画一个句号。就陆涛的《会飞的九爷》来讲确实有“敞口”的问题,有些变了,小说里写的那些事基本上是陈年往事。虽说时间不长,但我们的变化有多快?不光是九爷会“飞”,能够看出我们所经历的那段时光,既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时光。对于这段时光的认识、把握、想象、讲述,可能会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主题。能把握住一个时代的气质、精神调子的作品并不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会飞的九爷》有长久的值得探讨、值得再读的价值。陆涛小说里的“九爷”一定要“飞”的,如果不飞,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小说?也就是说,陆涛有他自己非常独特和执拗的小说美学,这个也是值得探讨的。总而言之,这么一个“异类”,这么一个老战士、老家伙写了这么一本书,祝贺陆涛,我们等待着下一部作品。

王升山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北京作家的创作成果,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会飞的九爷》是他非常喜欢的一部,2017年出版,到今天读起来“不过时”。陆涛小说的叙述方式是少见的,是北京作家里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更是一个“坚持”自己的人。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解玺璋谈到《会飞的九爷》时最突出的一点感受是陆涛对“时间”的重新构造,小说在“时间”上是“破碎”的,通过这样的一种叙事,颠覆了我们对“现实”的某种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无处不在本质化的“时间抗议”。著名评论家贺绍俊也认为陆涛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借用《阿甘正传》的“阿甘”是小说的一大特点。小说一个核心情节是公交车上女司机被强奸,她愤怒地开着车把一车人摔到山底下,这个段子大家太熟悉了,给小说的原创性带来伤害。陆涛的小说是“大老爷们儿”的写作风格,有时候率性,有时候会考虑不周全,有一种非常主观化的写实。

本书责任编辑、著名评论家兴安说陆涛的经历本身就可以写成一本书,当记者、经商、写剧本、拍电视剧、办报、做电台主持人等等,到北大做了一年访问学者,师从当代文学泰斗洪子诚教授,还做了几个月北京非常有影响的字里行间的“董事长”,现在依然是“字里行间”的“品牌总监”,就像西西弗推那块石头一样,这种人生经历我觉得特别好,其实也是他写《会飞的九爷》的一种意像。陆涛当初在北京作家里特别引人注意的,那时候有两部小说以关注“小人物”而影响巨大,一个是《贫嘴张大民》,一个就是《京西大嘴》,陆涛如果坚持写作而不是跑到一个民办大学去当了十六年的院长,今天肯定不一样,非常感谢北京作协开这个研讨会,可能从今天这个研讨会开始,应该是他“火”的年份。

青年评论家杨晶认为《会飞的九爷》展示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一些问题,陆涛通过“我”和“九爷”、包括那张“莲花大床”,揭示了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著名评论家王德领认为这部长篇小说容量很大,是一个带有“史诗性”的写法,细节非常真实,这个小说很震撼的是对当前世道人心特别大的讽刺,抓住了时代的核心。北京二外李林荣教授说,西方人评价我们的《红楼梦》,说中国的小说《红楼梦》是最大的最具史诗时代的长篇小说,但是一看,写的是“家族”,咱们中国人读着没有任何问题,觉得写“家族”就是写“时代”。今天的长篇叙事应该再改变一下时间观、历史观、传达不同的历史观和时间观感受,在陆涛这儿我看到了民族特色再一次绽放,释放出他自己的光彩。

《北京文学》编辑部主任张颐雯说这部小说“九爷”一下“飞到”空中,但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接地气,人物关系处理得很奇妙。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研究员、青年评论家岳雯表示,小说主人公阿甘是一个不太可靠的“叙述者”,因为他的“智力”没有发育好,这造成了这部小说有一定难度。陆涛为什么把小说叫《会飞的九爷》?这个命名是意味深长的,一方面把他称之为“爷”,是给“小人物”尊严,给他立足之地,一个尊敬的表达。另一方面让他会“飞”,其实就是文学对这样的小人物的一种拯救,因为他们过于匍匐,已经没有办法站起来,越是这样的时候,在文学作品中让这样的“小人物”飞起来,实际上是文学对人的一种拯救,这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丛治辰说,这部小说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九爷的故事,一个是小傻子的故事,两条线合起来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故事”,外和内的两部分构成这部小说相互对峙。著名青年评论家刘大先最后一个发言,特别谈到了《会飞的九爷》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警句”,这些“警句”也成为了小说的亮点,比如“讲述痛苦总是很精确,但讲到幸福感总是模糊的”的等等,往往一部小说里面只要有一句话能留下就可以说成功了,像我们一讲《安娜卡列妮娜》都知道的那句话。

陆涛最后发言,他表示非常感谢各位评论家带给自己的收获,说自己是一个厨师,大家都是美食家。通过这次研讨会信心满满,对小说写作会继续傻傻的坚持傻傻的爱,一定写出更多更好的小说来不辜负评论家和读者的期待。一个作家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

《会飞的九爷》[内容简介]

 

一个人会“飞”,你信吗?
当然难以置信!
可他居然真的飞了!
他叫“九爷”。九爷的儿子叫阿甘,
也就是我,眼睁睁看着银城在变。
爸爸变了,他变了。可妈妈没变,美女小英子也没有变,
—— 变的人有些慌张,不变的人更显迷茫……
在遥远的“银城”,中国最后一个“改革开放”的神秘地方,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北京客人”,从此改变了阿甘的命运,“九爷”的命运,也改变了银城的命运。
在那一座座冷山和九曲黄河边上,中国著名实力派作家陆涛为读者呈现了“银城系列”三部动人心魄的画卷,《会飞的九爷》《剧终》和《铃儿响叮当》,演绎出一九九九年倒推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陆涛长篇小说“银城系列”,冷俊的幽默让你喷笑,离奇的真实让你闹心,奇葩的遭遇让你抓狂,震撼的结局让你迷惑。这里是第一部《会飞的九爷》,让你一次看不够。
[编辑推荐]
一本你拿得起放不下的小说 。
比《追风筝的人》更激荡人心!比《活着》更冷艳刺骨!比《废都》更匪夷所思!
中国阿甘——“九爷”粉墨登场!
中国著名实力派小说家陆涛“银城系列”,横刀立马,刀刀见血!
蛰伏十年,再次出山,陆涛依然不戴花环,手持利剑猛刺痛点,寻找心的家园。
从“布老虎”《造化》的《伞下人》,到《京西大嘴》的《一次够了》。沉默十年的陆涛,内心并没有沉默。他在耐心寻找这个世界的痛点和笑点。这便是“银城系列”三部曲——《会飞的九爷》《剧终》《铃儿响叮当》。
《会飞的九爷》是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剪影,通过“我”(一个叫阿甘的银城孩子)看父亲的“成长”经历,傻乎乎的可爱父与子让我们或笑或泪或泣血,那个看似荒诞、夸张,实则真实、亲切的人物,为我们留下鲜活的充满乐观主义内涵的典型形象。
[名家推荐]
陆涛以摇曳奇谲的文字,辗转腾挪的结构,严肃而又戏谑地讲述了美及其丧失,欲及其张扬,善及其坚守,义及其绵延,暴戾恣睢又温情款款地构筑了一个独特的“银城世界”。这是世道人心的投影,也是灵魂飘散的飞地。——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青年评论家
银城系列第一部之《会飞的九爷》----银城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洪流下被身不由己地裹挟着,疲于奔命!陆涛以其老辣诙谐的笔触,勾画出别样的世相人间,瑰丽凶残又质朴温暖,充满对善良与道义执念般的守护……——王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
《会飞的九爷》我这几天一直在抽空看,我觉得这部小说的文学性非常强,就是我以往看一些名著的感觉,比方说《追忆似水年华》。我没想到陆涛这些年积累和修炼的已经到这个境界,这个程度啊!这部作品是文化上的一种改变,具备某种特定的文化气质,让我有一种震撼!——苏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金牌主持人,十年全国金话筒奖得主
令人胆寒的故事,超乎在经典的戏剧36模式之外。作为当代著名小说家,陆涛先生以与那个时代诀别的凜然之心,让主人公和作品分别走向了剧终。我认为持枪的人恰恰是作家自己,当洞悉了一片野草和土地的仇恨,视线绝对来自高处,那是天空的方向,也是作家的情怀。——西门 代表作电视剧《红粉世家》等
(银城系列)是写女人的美成了原罪,还是写男人把激情变成了欲情,好像都是,好像又不尽然。作品在布满悬疑又充满张力的奇崛故事中,实现了对于不堪的历史、不端的人性的审现与诘问。——白烨 著名批评家